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柑橘类 > 正文

华农校长邓秀新和他的柑橘世界

发布日期:2016/12/4 11:30:04 浏览:1291

他有一个愿望:“要使我国也能像美国一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柑橘。”

他有一种追求:“柑橘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

他有一种坚守:“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

他就是柑橘领域一线科研人、华农校长邓秀新,又是一年柑橘旺熟时,今天,大狮兄想和你“邓大大”和他的柑橘世界。

邓秀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完成的甜橙基因组图谱,是中国自主完成的首个果树作物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从砂糖橘脐橙到夏橙、蜜橘,让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变为现实,使中国脐橙由进口国变成出口国,让中国柑橘产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让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

1961年,邓秀新出生于湖南宜章。上世纪80年代初,邓秀新从湖南农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师从我国已故老一代园艺学家章文才教授。那时,邓秀新就有一个很朴实的愿望:要使我国也能像美国一样,一年四季都有新鲜柑橘。

1987年,邓秀新被派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柑橘研究及教育中心进行合作研究。短短一年时间,他就独立完成了20余个柑橘属间和种间融合的研究,其中柑橘属与金柑属融合的体细胞杂种为世界首创。

回国后,邓秀新把柑橘研究领域的前沿科技与我国柑橘生产实际相结合,将细胞工程、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有机结合,提高了柑橘育种效率,创造了40多个四倍体和10多个三倍体柑橘材料,培育出多个柑橘新品种,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无核柚就是典型代表。他首创柑橘体细胞杂种直接应用于柚子无核(瘪籽)果实生产技术,能使每果100多粒种子的柚子果实下降到10粒以下,提高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1999年以来,他牵头组织国家“948”重大项目,筛选出适合我国长江流域栽培的“红肉脐橙”、“船柚”以及“纽荷尔”脐橙等柑橘品种。在赣南、湘南等地大范围示范推广了预植大苗定植技术,使柑橘结果时间比传统裸根种植提早1年。据不完全统计,该项目在湖北、湖南、江西等7个省市示范推广面积达100余万亩,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产鲜食柑橘全年不断档,在进入新世纪之前,并无可能。然而,十几年来,邓秀新带领团队,正在让不可能变为现实。从国外的品种引进到品种培育,到新栽培模式的创新,到产后处理,再到市场营销,邓秀新团队的研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支撑了整个柑橘产业体系。目前,我国柑橘年产量超过29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把成果写在大地上

邓秀新生长在农村,对农民有着血浓于水的朴素情感。同时他深深知道,科研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和价值。为此,每年他都要抽出20%的时间深入基层,中国所有种植柑橘的行政县,都留有他的足迹。

在西南边陲的云南瑞丽,他指导解决了柠檬幼果灰霉病导致商品率低以及开花不坐果的问题。

在福建龙岩,在他的调查和建议下,建立起我国柑橘早熟蜜柑基地,使我国柑橘从8月中下旬就开始大批上市。

在湖南宜章县,他帮助当地建立起3.4万亩柑橘生产基地,使过去的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在江西寻乌县,他的配方解决了当地果园出现的流胶病,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在三峡库区,他组织同行绘制了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发展的蓝图———以品种和技术的领先,保证产出的领先。为此,他将引进的新品种首先在库区试种。如今,秭归县在甜橙品种的引种、栽培方面,在晚熟品种、脐橙留树保鲜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仅脐橙留树保鲜一项,就使农民增收30以上。

“过去,三峡库区的柑橘集中在10至12月份采摘。用上了我们的留树保鲜技术,可以到次年的3月份采收。”邓秀新言语中颇为自豪。

在江西赣南,柑橘已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1999年,赣南柑橘曾面临是砍是留的问题:低产,低价,病虫害多。邓秀新带领科技人员三下赣南,取土,收集果实样品,带回实验室研究,摸清情况后,向当地政府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那时起,邓秀新每年三、五次赴赣南,帮助当地做规划,进橘园,手把手教农民修剪、施肥、防治病虫害。

如今,脐橙已成为赣州的第一大支柱性产业,达到年产50万吨,产值15亿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使我国脐橙由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

2012年,邓秀新带领团队自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甜橙基因组图谱,它如同打开了甜橙生命活动的“黑匣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今后研究中,研究人员可以有意识地锁定甜橙成熟期、色泽、含糖量、产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有利于培养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来。

邓秀新说,农业科研不是简单地去教农民种几棵树,而应该跳出纯技术指导的思维,站在世界柑橘产业的前沿,将技术作为产业的一个要素加以考虑,与观念、市场相结合,形成产业链,从而真正推动我国柑橘产业的良性发展。

为此,他构建了一个与世界柑橘技术先进水平同步前行的果树学科体系和团队。这个队伍有18名在职人员,其中,10名教授,5名副教授,他们由品种、栽培、病虫害、无病毒、品质分析以及柑橘经济等方面人员构成。这支“能文能武”的队伍,不仅在各自的学科上独具建树,而且能到生产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该学科先后建立了国家果树脱毒种质资源室内保存中心、国家柑橘育种中心、湖北省柑橘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国家脐橙引智示范基地,构建了一个从柑橘资源保存到无病毒苗繁育的完整技术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保证了大量无病毒良种通过合法渠道从国外引进,每年将10个左右的品种进行病毒脱除。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自主选育与国外引进相结合,几年来,邓秀新团队为柑橘主产区提供各类柑橘良种达60余种,无病毒种苗100余万株。

2012年11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国际柑橘学会第12届学术大会上,邓秀新被授予代表国际柑橘界的最高学术荣誉的国际柑橘学会会士称号(ISCFellow),以表彰他在柑橘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对中国柑橘产业的发展以及为促进国际柑橘学术交流等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2016年6月,55岁的邓秀新刚刚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这位用心描绘精彩柑橘人生的科学家,脚步一直不曾停歇。他说,柑橘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

有人要问大狮兄了,从懵懂的乡野少年到“柑橘院士”,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在长期的柑橘研究与开发实践中屡有突破,太多的荣誉冠于他的名字。而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邓大大和他的柑橘故事更要从这里讲起。

自小,这位著名的农学专家深谙作物生长“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的道理:生长在东北寒冷地带的稻米质量最佳,干旱山区长出的黄连药效特别高,山沟里长出的柑橘最好吃……

他常说“有钱难买少年贫”,物质匮乏“学工学农”的中学时代,他奔波于田野,实践于农村,幼年丧父勤工俭学的经历培养了他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品质,也为他日后的成长成才打开了便利之门。

班主任争取来的高中名额

邓秀新的家乡湖南宜章,素有“楚粤孔道”之称。1961年,正是新中国经济最困难时期,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4岁那年,父亲病故。其时,哥哥姐姐尚未成年,刚刚出生的小妹嗷嗷待哺,原本捉襟见肘的家庭雪上加霜。

迫于生计,读初中的哥哥辍学回家,3个姐姐也只是在离家300米的小学读到二年级,半大不小的孩子挣工分养家,把接受教育的机会留给了年幼的邓秀新。

“全村(自然村)120口人,只有4个人念中学。”多年后,这位从小山村走出的院士追忆往昔,感慨于命运的神奇和自己的幸运,“是哥哥姐姐的坚持成就了我。”

1972年,邓秀新参加小升初考试,顺利进入白沙圩人民公社五七中学。

从家到学校需要翻两座山,两个小时的路途,11岁的少年“跑起来快得很”,也不觉得累。

就是在这所中学,邓秀新遇到了让他感念一生的恩师——刘根发老师。

师范毕业的刘老师教数学,也是班主任,腰椎损伤不能站直,但“身残志不残”,钻业务,爱学生。

有一次,刘老师在带队竞赛时碰到一道因式分解的题目,一些高年级的参赛选手没做出来,就打算让正在学习这个章节内容的学生来试试。没想到邓秀新一下解出来了,这让刘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听闻邓秀新家庭情况后,虽然行动不便,刘老师翻山越岭跑到他家做调查,帮他争取到每年1.5元的助学金。

这笔“相当于全年学费”的资助,给予了邓家坚持的力量,也温暖了邓秀新的少年时光。

邓秀新的数学成绩渐渐稳居班级第一,还当上了学习委员,“每天收发作业,很有成就感”。

时间一长,他对每个同学对应的座位了然于胸,由此还衍生出校园里的一段传奇。

初二时,学校组织同学们乘坐火车到50公里外的氮肥厂参观。刘老师行动不便,委托同事李老师带队。临到车站出发点名时,李老师才发现忘带花名册,班上五十多个学生,不清楚是否到齐。

邓秀新帮李老师解了燃眉之急,“我能够记得住每个人的坐标,把谁坐哪都报出来”。

这次进工厂,邓秀新第一次过了把坐火车的瘾,也让他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感觉,“那时农村的孩子连汽车都没见过呢。”

其时,初中升高中不经过考试,由学校老师到农村大队支部开会征求支部的意见。多年以后,邓秀新从当时在场的哥哥(那年他当生产队长)处得知了恩师一直隐藏的秘密。

原来,当时只有4个推荐名额,“根正苗红”的干部子弟都很多,一番商议后名额眼看就没了,刘根发一下子急了,“邓秀新这个孩子成绩非常好,必须去!如果不推荐太可惜。”

对于邓秀新而言,这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一句话。在刘老师的争取下,邓秀新来到了离家30多里地的宜章四中,开始了他来之不易的高中生活。

“儿时的记忆成了研究对象”

流行“交白卷”的年代,高中没有考试,课程和教材也不规范,学习没什么压力。大半时间里,学生们都在“学工学农”。

邓秀新学的是机电,物理老师带着整个班到村子里帮忙安电灯,三个学生负责一家,帮村民解决点儿技术活,老师则负责安装电器,“还有人专门到拖拉机厂修拖拉机”。

若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彼时的中学教学颇不完备。然而“歪打正着”,这也让他得以亲近自然、认识社会,学工的经历锻炼了他实验室的动手能力,对日后的科学研究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山砍柴时,邓秀新经常见到山沟里生长的野橘子。到了大学,意想不到的是居然有专家对此做专门研究。他回到老家山区,将橘子带回做科研,并发表研究报告。

邓秀新近期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也发轫于早已足迹遍布的南岭,“儿时的记忆成了我的研究对象”。

多年后,作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校长,面对今天教育的重重藩篱,他常感叹现代学生学业的繁重,呼吁青少年要时常跳出书本,“以多样的方式去接触社会”。

在他看来,贡献社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满腹经纶不一定能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走的地方越多,看得越多,体会就越深,思维就越活跃,“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1977年8月的一天,在五七中学当老师的三叔带着一张《人民日报》兴奋地找上门,告诉高

[1] [2]  下一页

最新柑橘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