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浆果类 > 正文

红提红产业兴拔穷根乐百姓

发布日期:2017/5/22 0:49:20 浏览:1153

,_

标签

红提红产业兴拔穷根乐百姓

合阳产业脱贫攻坚“提拔”模式“地气十足”

2017-05-1806:48

38.6K

红提管务葡萄

红提郁郁葱葱的红提园成了乡村的美丽风景

红提村民在田间地头传授致富经

红提

五月的合阳,葡萄架上七彩光,红提枝头溢流香。又到了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季节,老百姓甭提有多高兴了,可谓“千村万户脱贫人,满脸幸福说小康”。近年来“合阳红提”对于国家级重点扶贫、脱贫县,在进入为期三年的国家脱贫攻坚战中,成为了产业脱贫的先锋,对于“拔穷根”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在扶贫到脱贫的道路上,由“扶”到“提”到“拔”到“摘”,红提逐渐成为一种符号、一种象征。提神提气提魂,合阳县委县政府在一“提”一“拔”之间,开创了产业脱贫攻坚的“提拔”模式,团结带领全县51万父老乡亲,在县域14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响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战。

由“扶”到“提”:灌溉修路做好“提”字文章

扶贫问题多,核心在提升。需要提升的工作很多,关键在于扫除发展的一切障碍。位于新池镇坡赵村3组旱塬地的“红提方”是目前村上的支柱产业,平均每亩地收入在8000—10000元左右,16户贫困户54口人依靠着红提实现了全面脱贫。

今年5月,坡赵村路两旁的红提枝枝蔓蔓的顺着架子蜿蜒,乳白的小花已经褪去,梗上的枝叶悬垂着大片翠绿的叶子,像体贴的小伞在风中摇曳着,为那刚长出不久青实的红提穗遮阳避雨。村主任乔广富看着这一切,思绪万千:“是县扶贫办为我们保住了这300亩方田。”

49岁的雷建红家里3口人,孩子上学曾成为他主要的致贫原因。但仅去年一年他的5亩红提就收入4万多元,摘掉贫困帽子的他心劲很大。

54岁的雷增民和妻子从园子里出来,骑着摩托穿过坡赵宽敞的村路,高兴地说:“不光改渠,还修路!”他以前是个瓦工,当时县土地局帮扶村上修了510米“通村路”,红提不愁运不愁销,政府帮农民把风险降到了最低,大家自然有了干劲。

但这百亩方田曾因浇不上水几度面临毁园危险。2015年,红提要挂果了,群众眼看着有收益了,其中110亩的旱塬地让这里的浇灌成为最大难题,改灌扩灌,势在必行。但村上一没资金,二没技术。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县扶贫办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让园区得以健康发展。

乔广富至今还记得县扶贫办综合开发股长王亚平前来设计改灌的场景:“他裤腿上全是泥,用脚一步步在地里丈量着,那时候根本不知道是县上下来的领导,还以为是工队干活的工人。”

改灌设计前后两个月时间,风里雨里,扶贫办的干部随叫随到。他坦言,正是因为县扶贫办水利改灌的大力支持和这些全心全意帮扶脱贫工作的好干部,扶贫工作才得以扎实开展,坡赵村才改变了以前贫穷落后的面貌。

由红提中提取“提”字,找准问题,紧抓提升,扶贫办做足了“提”字文章,收到了良好效果。

由“提”到“拔”:产业脱贫做好“拔”字文章

外在要提升,内在要拔节。春雨拔春笋,政策阳光、技术春雨,才能实现输血到造血功能的转变。“乘舆济人,不如成其徒杠舆梁”,只有让农民掌握了真正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高效增收才能让他们彻底拔掉穷根。

2016年,合阳县以“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帮扶1贫困户发展红提、樱桃等经济作物4万余亩。

福源现代农业园区位于距离坡赵不远的新池镇南沟村,是合阳县委县政府重点打造的产业脱贫示范基地,近年来不断吸收新池镇各个村组贫困户加入,为他们提供技术扶持,互助资金和免费设备。

南沟村支部书记肖万顺说:“园区以合作社形式吸收南沟及周边村296户农民,其中贫困户158户,南沟村贫困户70户。”

南沟村4组的贫困户秦德红,常年在韩城、山西一带矿上打工,供家里两个孩子上学,一度日子过得十分艰难。自从加入葡萄产业园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一年他的红提就收入了15万元。

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尝到甜头的他,如今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拿上了初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从贫困户变成了新型职业农民。

这里不但是南沟脱贫攻坚的主阵地,新池现代农业的示范区,也是合阳县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目前园区内共有32名持资格证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用现代农业技术,改变着自己和乡亲们的人生。

南沟村支部书记肖万顺告诉笔者,园区内红提能够达到亩产7000斤左右,纯利润8000—10000元,这离不开全县依靠产业脱贫攻坚的决心。

据介绍,合阳县开展葡萄年会等活动为当地红提打开了销售渠道,给农民产业转型吃了“定心丸”。此外,县果业局每年邀请西农大专家来此授课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县财政投资100万培训经费,让全县3万左右农民在基地完成培训,为产业脱贫不断“造血”。

全县开展产业脱贫政策扶持以来,南沟6组的贫困户秦增虎靠着政府的好政策也加入到园区,发展起了种植产业。

“我今年56岁了,出去打工不方便。前年村上人给我说政策好,我就在园区承包了5亩半地,先试着种红提。今年投资了7000多元搭避雨棚,肖书记不停地过来给我讲管理技术,他是高级职业农民,我信得过他,也信得过咱政府的好政策!”

由提拔中提取“拔”字,不仅要政府给力,还要群众使力,就收获了春雨拔节的力量。

由“拔”到“摘”:党建引领拔穷根、摘穷帽

拔穷根,摘穷帽。如何拔穷根,在于换穷业;如何摘穷帽,更像摘红提。政府送政策、送技术、送产业,打好“产业脱贫攻坚战”,在不同贫困地区延伸相应的产业功能作用,对接各区域贫困户与产业生产、技术保障、市场运作的关系做好精准“造血扶贫”。

科技兴园绘生态画卷,惠政入户谱扶贫华章。合阳县金峪镇樱桃产业园以方寨村为中心,吸纳带动188户贫困户发展樱桃产业1124亩,采取“支部 协会 园区 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带领贫困户换“穷业”,拔“穷根”。

贫困户王富亮从开始的3亩樱桃发展到现在的8亩,收入翻了三番,一年9万的收入让村里的其他贫困户“红了眼”,可前期大笔资金的投入也让其他贫困户望而却步。

金峪镇为了彻底让群众脱贫,举全镇之力,从购苗栽植、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方面一条龙服务贫困户,加大了生产路、滴灌、地膜等配套设施的扶持力度,降低了贫困户投资成本,解除了后顾之忧。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如今贫困户雷建周节省了2万余元的种植成本,樱桃从2亩扩大到12亩,正向自己的“致富梦”不断靠拢。

金峪镇人武部长雷立群告诉笔者,如今这里的樱桃不但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还树立品牌意识,注册“方寨红”商标,以品牌化销售,促进市场繁荣,加速产业扶贫进程。

如今,金峪镇樱桃亩产可达2000-5000斤,均价15-18元/斤,年产值达2万-5万元,经济收入可观,让当地95的贫困户坚定了“富起来”的信心,一步步实现脱贫“摘帽”。

春光正好,合阳县脱贫攻坚扬帆起航恰当时,在五月的阳光映射下,一串串青绿色、晶莹饱满的红提、樱桃笑吟吟挂满枝头,一片片肥大的、碧绿的叶子遮在果实上,展现出产业扶贫的美好前景。

摘穷帽和摘果子一样,要圆致富梦,就得依靠基层党建引领,团结一心,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合阳“提拔”模式:亮点纷呈多效机制助力全面脱贫

尽管脱贫路上难题多多,但是最终收获的果实也是多种多样。2017年,合阳县在产业扶贫上更要进一步追赶超越,扶持苹果、红提、樱桃等产业大户1000户,从而带动贫困户8000户参与产业脱贫。合阳县脱贫攻坚的“提拔”模式收获的启示也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资金硬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针对一些贫困户发展产业存在的资金难题,该县配套实施“金融扶贫”,为其提供5万元以下、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小额贴息贷款1亿元。

其二是“机制新问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合阳县的脱贫不但决心坚定,更是亮点纷呈,涌现出新一轮的扶贫机制。合阳“百村光伏扶贫电站”,异地招商投资1.87亿元,建设村级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20个,带动116个贫困村2100户贫困户发展光伏产业。目前1个村已建成并网发电,个村正在建设,个村完成桩基规划布放,落实贫困户1400户。项目建成后,帮助参与贫困户脱贫致富。

其三是“理念做引领”。在脱贫攻坚中,合阳县始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生态扶贫模式。以林业部门牵头,在县域发展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如今,3.5万亩(2万亩花椒、万亩核桃、0.5万亩其他杂果或林下经济——药材牡丹)林业绿色产业脱贫规划已开始实施,7000余亩贫困村绿色经济林,为3640户贫困户种下了希望。

其四是“增收是关键”。经济增收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家园建设是提升贫困户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为了让贫困户住上安居家园,全县将完成十个移民搬迁小区建设、实现搬迁贫困户1415户4933人,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难题,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让贫困户拥有宜居宜业新家园。

合阳县坚持以产业助民富、搬迁谋福祉、教育拔穷根,生态促和谐的全面脱贫攻坚

[1] [2]  下一页

最新浆果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