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孝清在田间劳作(资料图片)
“去年,合作社的水稻总种植面积510亩,亩产790公斤,总产量403吨,总产值120.87万元,利润约34万元;小麦总种植面积为180亩,亩产350公斤,总产量63吨,总产值18.6万元,年利润约11.4万元。”在天台县苍宝粮食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陈孝清仔细给记者计算了去年的收入。在粮食喜获丰收的背后,是他对水旱轮作模式的不断探索取得的成果。
“水旱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是一种用地养地的生物学措施。陈孝清通过这一技术,带领当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皮肤黝黑的陈孝清,是当地一位普通农民。多年的劳作,使陈孝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对于农业生产,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去年,他还被评上“农民技师”的职称。
“从一开始,我就觉得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肯定是规模化、机械化,需要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2009年,陈孝清成立了“天台县苍宝粮食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开展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粮食生产试验。在他带领下,合作社始终坚持科学种植的理念,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紧跟农业科技前沿,经过多年的发展,耕种面积不断扩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这几年,由于水稻和小麦的价格较低,单位土地的经济效益不高,农户的耕种积极性不断下降。为了增加收入,合作社引进经济效益较好的经济作物进行轮作,并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10年时,我尝试地引进了‘小京生’花生,试种50亩,结果亩产值达5000元,冬季轮种油菜,亩产值1000元,经济效益也好于水稻和小麦。”陈孝清说,初尝甜头后,他又试验了美人瓜和水稻水旱轮作技术,实现亩产值总计达上万元。
2016年,合作社开始实施“菜稻轮作技术示范项目”,采用马铃薯、水稻水旱轮作技术,“这种技术既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旱粮,又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源、克服连作障碍的目的。”陈孝清说,当年合作社顺利实施完成“菜稻轮作技术示范项目”,马铃薯总产值达5.4万元,水稻总产值达9.8万元。
“今年的计划,就是水稻亩产量达到900公斤,小麦亩产量达到450公斤。”展望未来,陈孝清先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他说,以后合作社将努力向欧美发达国家看齐。
《陈孝清:科技农业践行者》相关参考资料:
农业科技工作者、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中法农业科技园、农业网络科技书屋、成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