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浆果类 > 正文

乡村画卷越描越美

发布日期:2022/10/8 21:31:10 浏览:118

来源时间为:2022-10-08

从传统农耕到科技种田,实现了水稻产量的飞跃;从破旧老房到美丽小区,实现了人居环境的蝶变……近年来,贵安新区高峰镇狠抓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村“五治”等工作,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充实,乡村振兴的画卷越描越美。

壮大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金秋,龙宝村成片的稻田如金色画卷,秋风吹过,稻浪翻滚。国庆前夕,一台台收割机陆续下地收割,目前秋收已接近尾声。

龙宝村是当地的粮食主产区。今春,这块传统农田迎来了科技变革——贵阳贵安在龙宝村推行党政领导领办示范责任田,面积为1100亩,推行现代化、科技化耕种方式提升粮食产量。

9月29日,龙宝村水稻开镰秋收。经相关专家现场测产,稻谷亩产量达610.24公斤,比该区域前3年的平均亩产量高15。龙宝村今年所产水稻将由贵安新区高峰镇贵龙宝农村发展有限公司订单保底收购,并通过后期加工、品牌体系打造等全产业链服务,确保亩均产值达7000元以上,村集体在今年底实现20万元的保底收入。

龙宝村水稻产业是高峰镇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该镇另一传统优势产业葡萄,则成了王家院村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曾任王家院村村委会主任的李东华介绍,王家院村种植的水晶葡萄远近闻名,亩产量3000斤至4000斤,亩产值6000元至8000元,是村内大部分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王家院村驻村干部、副支书吴婷介绍,为提高葡萄产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业振兴,当地正积极鼓励农户进行葡萄品种改良,目前已种了数百亩新品种,每亩可为农户增加上万元收入。

美丽的乡村环境,紧邻贵安大道的交通优势,丰富多彩的藤甲部落文化,也带火了王家院村的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拓展了村民增收的渠道。

美化乡村改善人居环境

在高峰镇北斗湾小镇,一排排楼房整齐排列,体育设施、儿童托管等配套一应俱全。

40多岁的村民陈永强熟练地拧开水龙头,打开抽油烟机,开始做饭。

陈永强原本生活在高峰镇麻郎村花排组。那时,他们一家人喝水靠肩挑,取暖靠煤炭,厕所是旱厕。2017年,北斗湾小镇建设完工后,陈永强搬入小镇,过上了从未有过的新生活。麻郎村副支书韩东旭介绍,麻郎村280多户村民中已有227户搬进了新居。

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体现在麻郎村。在黄猫村黄猫组,当地以农村治房工作为契机,以美丽庭院为抓手,扮靓村民房前屋后,每家每户的院坝以黄色围栏为界,栏柱上还点缀了不少盆景、花卉。69岁的村民刘启华说,在开展治房工作前,他家主体房屋四周是东搭西建的塑料彩布,自家院子围墙也是用水泥空心砖砌成,显得十分简陋。现在各家的院子一改过去杂乱无章的情况,收拾得干净整洁、美观大方。

黄猫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善林说,黄猫村紧邻贵安樱花园和有着贵州十大美丽乡村之称的小河湾。在治房工作中,高峰镇实施美丽庭院工程,以宜居农房风貌整治为试点,突出乡土风情和地域特色,通过改造高围墙,拆去搭建物,精心打造美丽庭院,并保留部分有特色的民居,为下一步发展民宿打下基础,带动村民走旅游产业发展之路。

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高峰镇众多村民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不少村民主动把家中的水果、蔬菜、猪肉等送给一线人员……大家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王家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月都会开出文化“菜单”,内容包括舞蹈培训、传统文化培训、农村“五治”知识宣传等,同时,王家院村还经常与贵阳市文联联系,开展文艺轻骑兵进村活动,满足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随着文明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农村治风工作的深入开展,高峰镇的文明新风正在逐步形成,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特别是整治滥办酒席方面,面对可能存在的搬家酒、满月酒、升学酒等名目繁多的宴请,高峰镇干部从滥办酒席造成的人情负担、恶性循环入手,从疫情防控入手进行广泛细致的宣传,逐步让群众解开心结,接受新风尚,实现了从大操大办到主动不办的转变。

随着治风工作的深入开展,高峰镇各村群众对文明新风有了更深的认识,实现了精神面貌、人文素质的提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黄宝华

最新浆果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