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浆果类 > 正文

草莓十岁了,我们和沈黎晖聊了几个严肃话题

发布日期:2018/12/13 16:15:24 浏览:848

年比较火的地方政府(地产、景区)投的文旅项目你们也做过。你们当时抱着什么心态去做这样的项目,真的觉得可以做好做长吗?

沈黎晖:这样的项目每年会有几个,有帮政府做的,也有帮品牌做的比如OPPO音乐节,都属于定制化产品,比例在音乐节总数的20左右。

不管甲方的出发点是什么,都有可能做成成功的案例,比如像张北音乐节带动了周边整个地区的经济。比如今年北京的平谷音乐节,为当地带来9600多万收入,包括酒店餐饮等。它或许可以起到一个连接产业的作用。

草莓2019年初摩登天空准备在成都做的关于Disco文化的派对

关于公司运作:管理制度有缺陷,明年引进末位淘汰制

澎湃新闻:摩登天空一直保持敏锐和活跃,触角伸到很多领域。你在采访里一直把它归为“直觉和好奇心”,看看某个决定能走到哪里。这些决策中大概有多少比例是“赚钱机会来了,跟上浪潮试试看”,多少比例是“这是我真正想要做,决定博一下的”?

沈黎晖:我们基本上没有“赚钱的机会来了,跟上看看”这种好事。就连hip-hop浪潮看上去是我们抓住了机遇,其实是成立MDSK在先,影响到爱奇艺做综艺的方向才成的。

我们本来做好了成立这个厂牌先苦五年的准备,没想到爱奇艺看到这个厂牌发展得还不错,才有了后来的事。

成立世界音乐厂牌也是这样,觉得这事儿该做,就做了,一年出版十张左右唱片,大体需要付出的代价可以掌控。

澎湃新闻:还有个BADHEAD(厂牌),品质很不错,但似乎两个都不算,既不大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也没有打算再大力推一下。

沈黎晖:这个我本来是打算解散掉的。当时做这个厂牌是想自己反叛自己,签了“北京新声”那一批、左小祖咒、胡吗个、苍蝇等等。后来又开始签了后海大鲨鱼、新裤子这些,但发现做不大,也不再有“自己反叛自己”的意思,就想要不算了。后来张晓舟说想重启这个厂牌才又开始做了。

澎湃新闻:新BADHEAD旗下的音乐人基本都不上草莓的,为什么,觉得观众跟不上吗?有没有想过给他们机会,也给观众机会?

沈黎晖:他们和LiveHouse更匹配,音乐节现场一个舞台下面只有几百个人也不太合适啊。当然这个以后可以考虑。

澎湃新闻:市面上的钱少了,你们的资金来源会不会受到一点制约?

沈黎晖:我们是一间保守的公司,也是一间按兴趣办事的公司。今年刚刚够走到持平阶段还没有盈利。

钱少未必是坏事,像嘻哈这样去年热钱涌进很多反而不一定好,艺人容易膨胀。泡沫挤一挤,才能把真正好的人留下。

澎湃新闻:目前整个公司最需要用钱的是哪一部分?

沈黎晖:我们一直在硬件上舍得投入,刚花了几千万升级录音棚,上海的ModernSkyLab花了两千多万,干了一堆这样的事儿。

澎湃新闻:虽然数据还不能完全体现,但实际生活中已开始出现消费降级。你们会观察并分析年轻人的消费倾向吗?都有些什么发现?

沈黎晖:不会分析。做顶尖的事,无论市场怎样都能活,当然小而美的也能活。经济不好,两百多个音乐节剩到五十个,二十个草莓到十个,也能生存下来。

我们和朝阳大悦城合作了MVM视觉厂牌,明年他们会拿出来2000平米做联合街区,分账机制比较好,我们的经济压力就比较小,可以放心去做。

澎湃新闻:未来年轻人的比例一定会减少,现在这批你们培养出来的年轻听众也会慢慢变老。有没有想过要以什么方式留住这批变老的人?或者压根不去想这些,摩登天空永远要保持年轻,吸引最年轻活跃的群体?

沈黎晖:十多年前的那批听摩登天空的确实不怎么来音乐节了,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了更高端的消费习惯,他们买黑胶,去上海的ModernSkyLab听现场。凭兴趣做事的好处是用户群体一直是同一个,即使增加,也还在那个范围内。我们在做的就是不断增加和这批用户的接触面,可能本来一年就接触一次(在草莓),现在有五次,在ModernSkyLab,或者住我们的酒店

上一页  [1] [2] 

最新浆果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