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浆果类 > 正文

红色古镇:桑葚猕猴桃声名远播

发布日期:2016/11/15 10:36:08 浏览:415

80多年前,就在马召镇辛口峪附近,红军历尽艰险、奋勇前行,留下了不朽的丰碑。辛口峪,既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翻越秦岭、进入陕南的行军过境点,又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战场。记者近日深入这里采访时发现,虽然已经80多年过去了,但英雄的光辉事迹依然在当地广为流传,激励着这座红色古镇与时俱进,在新时期开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高地。

一条水泥路带来山村巨变

“你现在走的这条水泥路有5米多宽,在2007年之前就是3米宽的土路。”沿着辛口村的道路向南进山,62岁的范来发向记者介绍沿途的改变。范来发曾在1975年至1986年、1999年至2009年两次担任辛口村党支部书记。

“在我小时候,这条路比较繁华,原因是有一条进山的古道,能通到陕南、四川,经常能见到卖炭、卖杂货的人,还有很多人背着物资进出峪口。”范来发说,到了1970年左右,现在马召转盘往南的那条路(108国道)开通了,走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少。记者了解到,辛口峪是周至八大名峪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背着箩筐往来于此的人络绎不绝,这条路曾是南北方物资交流、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

就在这条路旁,记者见到了红军进入秦岭辛口峪遗址纪念碑。“据我母亲讲,红军当年留的头发特别长,但看上去精神不错,很有斗志。现在,有很多游客徒步进入辛口峪,一方面追寻红军的足迹,同时也能体验山间行走的感觉。”沿着这条乡间道路继续向南前行,道路愈发蜿蜒,水泥铺的路面逐渐变窄。范来发说,当年,红军走的就是这条路,那时候完全就是山间土路。

就在蜿蜒的山路旁,记者见到了一座正在修建的木质牌楼。据范来发介绍,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全村群众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发展杂果林业。“特别是最近几年,当地经济发展很快,沿山群众大都搬到山下居住了,这里准备发展休闲观光业,搞农家乐,这个牌楼就是为这修建的。”

沿着山路继续行进,大约两三公里后,水泥铺的路面到了头,接下来的就是泥泞的土路。正当记者以为前方就要进入“无人区”时,却发现山边耸立着一座拱形门头,上面有“中华蜜蜂农业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字样。“我在这里养蜂有两三年了,环境比较好,蜜含酶量高,品质好。”这家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周玉齐现已年近七旬,他指着身旁的蜂箱说,这片区域有500多箱蜂,旁边还有几百箱,依托附近的花蜜公司,蜂蜜和蜂都比较好卖,每年能收入20多万元。“虽然环境比较艰苦,但一想到这是红军曾经奋战过的地方,我就有十足的干劲,勤劳才能致富嘛!”

果桑形成致富产业链

一条古老道路串起的记忆,在今昔对比中折射出辛口人对锲而不舍、坚韧不拔革命精神的传承,在新时期的建设中,这里的人们努力奔向现代农业致富的道路。

桑葚种植是这儿的一大特点,给我们农民增收帮助很大。”辛口村一组的乔来彦今年60岁,他和57岁的妻子彭彩兰打理着七八亩的桑葚园。“2004年以前,家里种的是麦子和玉米,收入不高,后来就想到种点果树。”乔来彦告诉记者,一开始种苹果树,但由于地的土质不太适合,产量不高,销路也不好,后来便引进了桑葚。

“刚种桑果(桑葚)那会儿,卖价很低,一斤只有5毛钱。”乔来彦表示,当时有人劝他把树挖了改种其他果树,但他觉得干任何事都要坚持,要敢于探索,于是他打算继续努力几年,看看是否有成效。功夫不负有心人,只用了一两年,市场就慢慢好起来了。“开始有客商过来收果,价钱也起来了。现在,每斤能卖到2元。要是自己卖鲜果,最高能卖到6块钱。我们都在学习种植技术,产量也上来了,现在每亩最多能收3000斤。”乔来彦说,现在的七八亩地桑葚园,每年能带来四五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还有两三亩坡地种了庄稼,全家收入还不错。

乔来彦所在的辛口村一组种植桑葚较为集中,全村300多亩桑葚园,一组就占了200多亩。在辛口村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在乡村小路旁经常能看到绿色的小牌子,上面标注着“周至县市级桑葚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字样及示范点的具体信息。

事实上,辛口村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打造果业致富产业链,依靠专业合作社的方式推进。周至县环山果桑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重要力量,这家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主要开展果桑、柿子李子、猕猴桃等的种植、收购、销售等业务,同时开展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合作社指导种植户标注化作业,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收购、储藏、加工、包装,提高桑葚果的商品价值。”据辛口村村委会主任何海潮介绍,合作社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入股社员已超过千户,有利于带动沿山果农走上致富之路。

“果桑比较适合发展产业链,桑果、桑枝、桑叶、桑根都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可实现药食同源。”这家种植示范园的负责人表示,辛口村位于秦岭北麓,昼夜温差较大,适合耐寒、耐旱的桑树生长,经过检测,这里沿山产出的桑果,氨基酸含量、铁含量等较高。如今,这处桑果示范园桑果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横跨周至县、眉县,涉及沿山4个镇、6个自然村,园区引进的适生优良品种“三倍体无籽大十”品质好、产量高,非常适合当地种植。

记者了解到,园区按照“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桑果深加工为后盾,借助线上、线下营销平台打造品牌,带动整个桑果产业链的发展。“每到5月,有很多入园采摘的游客。”园区负责人表示,现代化的精细管理十分重要,除了游人采摘,他们工作人员在采摘过程中把桑果按照大小分为两级,优质果作为鲜果销售,小型果、异型果另放一处,可作为深加工的原料,最大化发挥种植价值。

古镇猕猴桃产业接轨世界

这类专业化的合作社,在整个周至县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周至是猕猴桃的适生区,这里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猕猴桃喜阴怕阳、喜水怕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要实现优质高产,除了特定的地理条件外,标准化的技术管理也尤为重要。”马召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田可勇告诉记者,如今远近闻名的周至猕猴桃产业,其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在当地群众中,猕猴桃常被称作“毛桃”,30多年前,周至县的农业科技人员把千百年来一直深处山间的猕猴桃品种移植到了平原,经过选育等工作,让这些山间野果变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周至猕猴桃品种选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县园艺站在陕西省果树研究所的安排下,组织人员对周至山中的野生猕猴桃进行普查筛选,筛选出优良单株10多个,并建立了30亩的猕猴桃试验站。”田可勇介绍道,1986年,“秦美”“秦翠”品种通过审定;1989年,周至当地群众选育的“哑特”品种通过审定……几年间,周至果农自发选育的积极性日趋高涨,周至第一批大面积栽培的猕猴桃出现了,随后又相继引种栽培多个品种。例如1999年,周至从全国主要猕猴桃产区引种多达50余个。

“周至对于猕猴桃的选育工作没有停歇,果品形、色、酸、甜、香、贮六个方面的指标越来越好。”田可勇说,目前,全县猕猴桃栽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38万吨,全县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果业专业村有90多个,已成立果业专业合作社约150个,入社果农超过3.5万户,贮藏冷库2500座,年贮藏能力25万吨,猕猴桃深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鲜果能力8万吨。

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很多,除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之外,还有助于弥补资金方面的不足。记者从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目前,果农农业金融资金主要来源为小额信用贷款,额度通常在3万元至5万元之间,但专业合作社贷款实行四户联保政策,贷款额度可达30万元至50万元。再加上农业保险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不可预见的极端自然灾害风险,坚定了入社成员对猕猴桃生产的信心。

在这种发展模式的驱动下,周至猕猴桃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猕猴桃原汁、猕猴桃酒等受到市场欢迎,不仅延长、完善了猕猴桃产业链,同时也为其他果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标准认证、品牌创建,这是周至猕猴桃果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田可勇说,以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周至已完成“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1万多亩。近年来,周至猕猴桃不仅覆盖了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在部分城市还设置了专卖店、直销店,而且还走出国门,销往欧洲、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发展成果,有力地助推了周至红色村落开辟现代农业新高地。

在位于周至县城南10公里的秦岭山脚下,有这样一座关中名镇,相传公元前140年,秦灭汉兴时即有此村(镇),这就是如今的马召镇。千百年来,凭借入蜀之捷径峪口,马召镇成为远近闻名的山货集散地,商旅云集,街市繁华。

《红色古镇:桑葚猕猴桃声名远播》相关参考资料:
霍城桑葚、桑葚的功效与作用、孕妇能吃桑葚吗、桑葚干作用、桑葚酒的功效与作用、桑葚酒的作用、桑葚干、桑葚的作用、黑桑葚的作用

最新浆果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