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浆果类 > 正文

第二章种植业

发布日期:2018/4/21 9:06:10 浏览:2013

7、本地苦荞、本地甜荞。

燕麦为本地品种。

第二节经济作物

攀枝花的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烟叶、茶叶、麻类、棉花、药材、西瓜等,其中最具有优势的是糖料作物甘蔗。

一、甘蔗

甘蔗是攀枝花地区优势经济作物,海拔1500米以下河谷地区均可种植。1949年种植面积11936亩,1958年19658亩,1959年达27062亩,60年代一般保持万多亩,70年代甘蔗种植面积扩大,1978年达到19794亩。1980年后实行粮蔗挂钩政策后,面积又开始扩大,1985年达33840亩。大面积种植在米易县,盐边县和仁和区很少。60年代至70年代,甘蔗单产低而不稳,一般为3—4吨,随着政策落实和推行“五改—提高”栽培技术,单产不断提高,1980年突破5吨,1984年达到6.82吨,1985年6.02吨。1965—1974年间,甘蔗年产徘徊于45000—57000吨之间,1975—1980年由69016吨上升到90045吨,1982年达到107434吨,1985年达到203782吨;平均亩产6—7吨,含糖13—14%,可与海南岛、广东省媲美。

甘蔗品主要有川蔗l、2、3、6、7、8、10、13号,台蔗134,云蔗59—264,印度290,奥糖54—178、59—115、69—579、700—391,甜城1、5号,闽选703,华南54—474,浑州果蔗,华南54—11,罗汉蔗等。其中华南54—474、54—11,浑州果蔗和罗汉蔗为果蔗。

二、油料作物

花生主要品种有天府3号、天府1号,小红花生,北方大红花生,金堂深窝子、559、山东小红粒、581—116、本地花生等,多在海拔937—1500米的河谷种植。历年种植面积在万亩上下浮动,1949年6725亩,1955年11870亩,1959年16975亩,1965年18704亩,1978年9223亩,1985年9969亩。仁和区种植面积最大,米易次之,盐边仅有几年过千亩。花生主要种在旱地,一般在冬季轮歇地或开荒地种植,土壤肥力低,亩产不高,历年最高亩产为1984年的91公斤。总产量最低1950年为232吨,最高1959年1081吨,其余年产仅数百吨,主要供民间食用或榨油,油饼作饲料、肥料。

油菜主要品种有本地黄油菜、本地黑油莱、高油菜、蓝花籽等,分别种植于河谷、中山及高山地区。1980年以前油菜种植面积多在万亩上下,1949年5657亩,1955年11410亩,1978年10334亩,以后播面下降,到1985年仅1994亩。由于油菜籽多撒播于旱地,或间套种在豌豆、蚕豆地里,水肥条件差,加以冬季无雨气温偏高,促其早熟,产量不高。50年代亩产20—30公斤,60年代30—40公斤,70年代50公斤左右,80年代浮动于21—75公斤之间,最低亩产为1961年仅11公斤,最高亩产为1984年75公斤。总产量最高为1972年673吨,最低1982年64.3吨,其余年份多在500吨以下。解放前油菜籽加工有家办小油榨,解放后多交售国家统一加工,主要榨油食用,油饼用作饲料和肥料。

芝麻地方品种有白芝麻、黑芝麻两种,主要种植在河谷和中山地区,历来面积很小,一般年景种植百来亩至几百亩,1959年最高达1847亩,1980年以后锐减,1983年仅21亩,1985年为45亩。亩产不高,1949年和1950年仅9公斤,50—60年代多为10余公斤,60年代后期20—30公斤,70年代一般为40—50公斤,80年代前半期在21—88公斤间浮动。总产量最低为1949和1950年仅0.9吨,最高为1964年17.1吨。

向日葵两县一区均有少量种植,多为地边套种或空地种植,少时数十亩,多则百余亩,亩产最低年13公斤,最高年288公斤。总产量每年约20—30吨,少时仅0.4吨。

苏麻籽1980年半山区种植较普遍,大多种于田边地角、房前屋后肥力较高的空地上,耕地种植较少,一般窝播,产量不多,大多作食用和药用。

从历史上看,油料作物最高总产量是1959年1537吨,最高播面为1965年35426亩,最高亩产为1971年64.5公斤。1984年播面11502亩,亩产92.5公斤,总产1064吨;1985年播面12315亩,亩产73公斤,总产902吨。

三、其他经济作物

烟叶1949年以前种植面积较大,以后呈下降趋势。1949年5108亩,1955年3760亩,1957年2206亩,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降至数百亩,1985年回升到1212亩。主要种植地在米易、仁和,1979年盐边开始种植,从115亩发展到1985年的644亩。烟叶亩产一般仅有几十公斤,1949年41公斤,1957年54公斤,1973年75公斤,1985年82公斤。总产量1949年212吨,1957年118吨,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为30—50吨,1985年达99吨。烟叶中绝大部分大部分为土烟,烤烟不到总产的20%。

茶叶主要产于盐边,大多为细茶,1975—1979年每年产1吨左右,1979年4.6吨,1980—1981年7吨,1982年9吨,1983年9.5吨,1984年7吨。

药材1958年开始发展,家种药材以广藿香、茯苓、牛膝、黄芩、防风、胆草为大宗收购品种。由于药材种植受市场需求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种植面积不稳定。1978年879亩,1980年2040亩,1981年2216亩,1982年786亩,1983年543亩,1984年3525亩,1985年223亩。主要种植区在米易、仁和,盐边较少。最高年收购量为810吨。

棉花主要品种有洞庭1号、岱字15号、树棉花等。种植面积历来较少,1949年全市种植230亩,1955年342亩,60年代中后期逐渐减少,1970年仅种18亩,以后无种植。此间,除仁和区历年种植,并出现1959年种植5694亩,1960年种植6791亩高峰外,米易县仅几年有断续种植,盐边县有少数种植。历年亩产均在48公斤以下,个别年份仅产几公斤。1949年总产量3.3吨,1955年7.2吨,1959年最高为95吨。树棉花建市前在同德乡有种植,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可以广栽,耐肥耐旱,容易经营,但产量不高,不便管理,现已基本绝迹。

麻类多为大麻,1979年后开始发展红麻,并有零星苎麻。大麻主要在仁和,其次为盐边,苎麻主要在米易。1949年种植185亩,1956年406亩,1963年1064亩,1978年522亩,1985年243亩。亩产不高,50~70年代初仅10~20公斤,1978年96公斤,1979年104公斤,1985年78公斤。总产量最高1979年为79吨,低年仅几吨,1985年产19吨。

西瓜80年代以来引进优良品种开始大面积种植,1985年种植达2000亩,主要产区在米易和仁和,亩产达2500~3000公斤。

玫瑰茄1983年米易县科委引种种植,1985年种植达300亩,主要分布在草场、莲华、撒莲等乡。产品由农民专业户加工成玫瑰茄果脯,并由米易县饮料厂生产玫瑰茄香槟、玫瑰茄汁饮料等,已大量上市。

此外还有香巴茅等。

第三节蔬菜

攀枝花建市以前,当地农民缺乏种菜技术,更没有大面积种菜的条件和经验。工业基地上马以后,建设职工从各地云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为了解决城市人民吃菜问题,市级党政领导在抓紧基地建设准备的同时,即布置在市郊仁和一带开辟菜田,并把蔬菜生产作为郊区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组织种菜。从1968年到1972年,市里对郊区农业生产曾先后提出“粮菜并举”、“夺菜保粮”、“保菜增粮”、“以菜为主”等,最后形成了“以菜为主保菜增粮,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执行这一方针后,蔬菜生产逐年有所发展,在工业基地进行大规模建设的年代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吃菜问题。

1974年12月,渡口市参加了农林部和商业部在北京召开的十二城市蔬菜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城市近郊区必须贯彻执行“以生产蔬菜为主,同时发展其他副食品”的方针。渡口市执行这一方针后,有力地推动了菜田基地建设、蔬菜生产队的建立、科学种菜的开展以及有关蔬菜生产经济政策的落实,使蔬菜生产面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75年全市蔬菜产量达到42000吨,城市人口每人每天吃菜460克。1976年蔬菜生产进一步改善,全年产菜达到63000多吨,人平每天吃莱570克。这一年的2月15日,首次发运5个车皮共185吨蔬菜支援成都。同年4月,四川省在渡口市召开了蔬菜工作会议。到1978年,蔬菜年产量已增至74000多吨,调入蔬菜已从70年代初的每年13000吨左右下降为3000吨,调出蔬菜上升到500吨,人平吃菜达到每天590克。

改革开放以来,蔬菜生产经营继续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安排好城市人民吃菜,郊区农民种菜和商业部门收菜、卖菜等问题,于1981年9月组织了蔬菜调查组,对蔬菜生产经营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同年11月,市委根据调查结果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蔬菜工作的决定》。决定从渡口实际出发,对蔬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改革措施。其中有:根据“以销定产,产稍大于销”的原则,提出两三年内蔬菜产量包括品种、质量、均衡上市等要求;确保菜田面积,加强蔬菜基地建设;肯定蔬菜社队当时实行的统一经营、联产到劳的生产责任制;改革蔬菜经营形式、购销办法、放活价格、调运调剂及零售工作的有关措施等等。在此之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执行这一决定中又陆续作出深入改革的决策和相应措施,促使蔬菜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进入80年代以来,由于蔬菜栽培技术的进步,早市菜发展很快,早市超时令菜增多,1985年米易、仁和早菜播种面积已近万亩,全市年产蔬菜(包括米易县)已达到11.50万吨。攀枝花蔬菜,特别是早市菜已自给有余,并远销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沈阳、北京、西安、佳木斯在内的16个省市的一些大中城市。

一、蔬菜基地

攀枝花蔬菜基地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分散到集中、从局部安排到总体规划的发展过程。

建市初期在仁和着手开辟菜田时,从“不影响粮食生产”和“每个生产队都增加点收入”的指导思想出发,把蔬菜生产安排在300多个生产队,或者由生产队“附带种一点菜”。1965年至1967年蔬菜生产处于零星种植阶段,全市3060亩蔬菜地分散种植在仁和区327个生产队,采取零星分散的粮菜间种方式,无专业蔬菜队。市里吃菜困难,每年还需派出几十、上百辆汽车到会理、华坪、大姚、昆明等地去拉菜供应职工和市民。

1967年对全市种菜进行第一次大调整,建立部分专业队,提出专业队的蔬菜面积不得少于10亩,将分散的基地相对集中扩大。1967年至1970年菜地面积由6500亩扩大到14200亩,增加1.18倍。种菜队由327个变为164个,集中在大河、银江、大田、平江、新华、新民等6个公社,同时在大河、银江公社建立蔬菜专业队,开始专业化种植。

1972年市里对水源条件不好、土地瘠薄、交通不便以及分散种植的粮菜间作队作了调整,全市确定蔬菜基地为15200亩(当年实种14900亩),建立蔬菜专业队146个。

1976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扩大至18000亩,当年实种17722亩,年产蔬菜开始突破1亿市斤。此后,通过加强蔬菜基地建设,实行科学种菜,提高质量,扩大品种,猛攻淡季生产,到1978年蔬菜生产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年蔬菜基地面积仍为18000亩实种面积为17561亩,总产量为74000吨,平均亩产上升到4250公斤,蔬菜生产实现基本自给。

1981年蔬菜基地面积虽仍坚持保留18000亩的指标,但因农田基本建设、国家建设征地、增划自留地、办社队企业、社员建房等原因已有所减少,实际面积为16072亩,约占仁和区耕地总面积的10%;有蔬菜专业队188个、兼种队15个,占仁和区生产队总数的20%;蔬菜队人口4.3万,占仁和区农业人口的25%;蔬菜队劳动力1.8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最新浆果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