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水果网 > 其他水果 > 正文

余绳鑫治沙记

发布日期:2016/5/12 11:52:59 浏览:507

拐枣,余绳鑫治沙记 治沙、中国治沙、中国防沙治沙成果图片、防沙治沙、拐枣。

4月20日,在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的沙漠中,余绳鑫(左)和老伴栽种柠条。

4月20日,在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的沙漠中,余绳鑫扛着铁铲,巡查自己带领家人用“治沙板”栽种的树木。

站在...

拐枣

4月20日,在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的沙漠中,余绳鑫(左)和老伴栽种柠条。

拐枣

4月20日,在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的沙漠中,余绳鑫扛着铁铲,巡查自己带领家人用“治沙板”栽种的树木。

站在宁夏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一片沙脊上刚吐嫩芽的1000多棵树木旁,余绳鑫难掩喜色,跑动跑西地向记者介绍这个是柠条、那个是沙拐枣。为了种活这些树木、探索治沙新方法,余绳鑫一家奋斗了多年。“我是看着它们从小苗子一点点长大的,它们就像我的儿女,虽然只有几个月没见,但心里想得很。”他说。

78岁的余绳鑫是银川市一名普通职工,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他难以割舍早年的治沙理想:“我刚来宁夏的头一年,如果半夜忘记关窗户了,第二天一觉醒来满嘴、满鼻子都是沙子。那时候心里就琢磨怎么治沙,让宁夏的风沙小一些。”

2003年,余绳鑫拉来两卡车沙子做了一个模拟“沙漠”,与在林业单位工作的儿子、儿媳做实验。经过多次尝试,他们发明了上面没有盖子、下面开洞的长方体治沙构件。这项发明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它不仅能够为苗木挡风,还能有效减少沙地水分蒸发量,在2006年获得了发明专利。

为了让治沙成果更有说服力,2010年余绳鑫带着从自治区科技厅争取到的研究课题与今年70岁的老伴儿到灵武市大泉治沙林场开辟了7亩“试验田”。他将“试验田”选在条件最恶劣的沙脊(沙丘顶部)上,在不灌溉的条件下任其“自生自灭”,测定自己发明的治沙构件能否维持沙漠植物的基本生长需要。就这样,余绳鑫与老伴儿开始了长达5年的“荒野生活”。为了让父亲的实验结果有科学数据作支撑,他的儿子和儿媳周末都会到“试验田”测量湿度、温度、土壤有机质等各项数据。为了种树、防治害虫,余绳鑫老两口每年都要在沙漠中待至少8个月,到了冬天才能回到银川的家中休息一下。

就这样,余绳鑫在不浇水的条件下把树种活了,还把原先的“治沙构件”简化成了“治沙板”,于2012年获得发明专利。2015年底,余绳鑫的课题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的验收,他对治沙成果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告诉记者,他正在与厂商合作制造一种能够自然降解、环保的治沙板。他还准备与宁夏的治沙大户以及银川市周边的绿化公司合作,将自己的治沙成果局部推广。

“我是穷人家的孩子,当年如果不是国家,我怎能上得起学,怎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我想用这一点点努力回报国家的养育之恩,也给闲不住的老年生活带来一些安慰。”余绳鑫说。

《余绳鑫治沙记》相关参考资料:
河南 治沙、防沙治沙、小泉子治沙站、沙漠 治沙、荒漠化 治沙 沙尘、治沙造林 生态治理、防沙治沙工程、腾格里沙漠 治沙、治沙见成效

最新其他水果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